联系我们
6:30 晨光中的启程
天刚蒙蒙亮,东营的学子们就已整装待发。"我们东营是黄河入海口,天津是海河入海口,这次研学就是一次'河口对话'。"王振兴在出发前的简短动员中,用生动的比喻点燃了学生们的探索热情。随着大巴车驶上高速,研学导师开始讲解天津的城市发展史,车窗外的风景与历史知识交织,开启了移动课堂的第一课。
10:00 伟人精神洗礼
首站来到庄严肃穆的周邓纪念馆。作为世界上唯一一座为夫妇两位伟人共建的纪念馆,这里珍藏的每件文物都在诉说着感人至深的故事。"看,这是周总理用过的钢笔,笔尖都磨斜了还在用。"研学导师的讲解让学生们深受触动。来自东营一中的李同学在研学手册上写道:"原来伟大就藏在这些细节里。"
11:00 名校门前立壮志
南开大学校门前,学子们整齐列队合影。"南开校训'允公允能',就是要培养既有公德心又有能力的人。"王振兴特意请来南开学生分享求学经历,激发孩子们的大学梦。望着校门上"南开大学"四个鎏金大字,不少学生暗下决心要努力学习。
12:00 古街里的文化密码
古文化街上,狗不理包子的香气与杨柳青年画的色彩交织。"大家注意观察,这条街的建筑有什么特点?"研学导师引导学生们发现建筑细节中的文化密码。在泥人张工作室,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泥塑技艺,让学生们惊叹不已。
13:00 意式风情区的建筑课
午后阳光洒在意式风情区的拱券上,学生们分组完成"寻找最美建筑细节"的任务。"这种拱门叫凯旋门式构图,体现的是古罗马建筑的稳定感。"建筑专业出身的王振兴亲自讲解,让学生们大开眼界。
14:00 自然博物馆的生命之旅
自然博物馆里,38亿年的生命演化长卷徐徐展开。活体蝴蝶园中翩跹的彩蝶,巨型恐龙骨架带来的视觉冲击,都让学生们流连忘返。"从黄河三角洲到渤海湾,生态保护的理念是相通的。"研学导师的总结引发阵阵掌声。
返程时的收获
夕阳西下,返程的大巴上洋溢着分享的热情。"今天我记住了三件事:周总理的钢笔、南开的校训、恐龙化石的故事。"一位学生在分享会上说。王振兴欣慰地表示:"研学的意义,就是要在孩子们心里种下求知的种子。"
这场精心设计的研学之旅,不仅让东营学子领略了天津的城市魅力,更通过沉浸式体验,在他们心中播撒了爱国、求知、探索的种子。正如王振兴所说:"从黄河口到海河口,我们架起的不仅是一条研学路线,更是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。"